时间:2022-09-21 15:05:08 | 浏览:454
6月15日,前锋区智能家居产业园,林佳定制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忙着盘点1—5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没问题,今年大干一场,争取产值达到7000万元。”
去年8月,刘利决定将厂房整体从重庆长寿搬到前锋区。除了看重前锋距离重庆近外,更看重这里的营商环境,拎包入住、专人服务……他的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服务和效率,是前锋智能家居产业园的“标签”。自2019年8月开建至今,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76户,总投资89.7亿元,其中,渝企占比过半。从一片荒芜到厂房林立,用时不到两年,“速度与激情”在前锋上演。
当前,前锋区正在奋起“二次创业”,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围绕融入成渝产业集群,全面提档升级“西部轻工城”,积极承接成渝地区智能家居、高端轻纺、品牌鞋业等产业整体转移和关联企业协同转移,打造成渝地区轻工产业协作示范园区、成渝智能家居产业协作示范园区。
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前锋,广安最年轻的县(区),一张白纸绘蓝图。重庆,中国曾经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传统产业外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特别是重庆明确提出整合提升精品服饰、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培育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为前锋培育核心竞争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带来了重大机遇。
进城入圈,牵手重庆。与重庆地缘相近的前锋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化营商政策,正在分享重庆产业转移的红利。
位于前锋工业园区的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重庆宗申、银翔、力帆等摩托车配套,受制于土地、人力成本等因素,于2014年从重庆两江新区搬到前锋区,从管理层到生产线都有不少重庆人。
从重庆搬到前锋,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过细致的考量。该公司副总经理彭警表示,之前他们考察了不少地方,包括重庆合川、江津和四川广安等地,最终选择了前锋区。
前锋有何吸引力?彭警介绍,虽然跨省,但前锋离重庆并不远,只有几十公里,全程高速车程只要1小时,上下游配套产品运输方便。另外,包括土地、劳动力等企业生产成本有所降低。前锋当地还提供员工培训、科研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让公司负责人下定搬迁前锋的决心。
入驻前锋,让公司重获新生。搬迁当年,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就从1000余万元升至近3000万元,尔后,产值连年增长,如今已破亿元大关。
不仅是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3年,已有26家渝企相继落户前锋区,成为前锋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渝企为何青睐前锋区?“我们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毗邻重庆,可深度融入重庆万亿级产业格局;二是作为新区,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制定了一揽子优惠政策,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交通便利,这里有襄渝铁路,还有高速公路和轮船码头,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十分方便。”前锋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大区位优势不断吸引企业纷至沓来寻求商机。
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前锋区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正在打造一座10平方公里的西部轻工城,推进10000亩智能家居产业园、5000亩高端轻纺产业园、3000亩品牌鞋业产业园建设,正待企业“拎包入住”。
据悉,该区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随时可以挂牌出让,对招商项目行政审批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对企业厂房建设、员工招聘、物流运输等方面都制定了配套政策,保证企业落地前锋能够实现良性发展。
深入一线当好投资者的“店小二”
“以前是企业找上门,现在是区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到工地去。”前锋区政协副主席、前锋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白尚武明显感受到,区级领导、部门围绕项目转、盯住项目干的意识逐渐增强,大家愿意天天跑工地、进企业解难题。
在前锋,坚持一线调研督导、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工作“三个一线”工作法解决项目推进所遇问题,已经成为共识。在项目落地建设方面,采取“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的方式跟进,把问题解决在现场。
去年,宇颖木创家居公司决定从重庆大足搬到前锋区,前提是要购买土地自建厂房。“很多客户把是否购买土地,看作公司的实力。”该公司负责人说。
“既然他们需要购地,我们就想法满足。”白尚武说,针对企业需求,园区组织专班,一边研究供地,一边配合企业做好落地的前期工作,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流程、全周期“保姆式”跟进服务,最终为该企业提供土地20亩。
林佳定制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坦言:按照其他地方的常规速度,从签约到投产可能要一年多,而在前锋区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项目签约后,他们马上专班跟进,办理公司注册、社保、环评等各项手续,协助我们搞规划设计、招聘工人。”刘利说,前锋区相关部门和单位以“店小二”的服务意识,让落户企业感到温馨和舒心。
没有“官老爷”,只有“店小二”,前锋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制“政策包”,精心配置“工具箱”,及时清除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感受到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
当好“店小二”,前锋区实行“一竿子插到底”模式,招商团队既管项目引进又管项目落地,全程跟进企业落户,全程参加企业发展建设,一举破解“招商时说得娓娓动人,落地后不管不顾”的痼疾。
“这样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在前锋发展很有信心,我们打算追加投资建二期项目。”刘利说,预计二期项目今年底开工建设,明年建成投产。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聚集各类优质资源要素的深厚土壤。据介绍,近年来,前锋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6条等政策措施,“最多跑一次”比例达100%,每年保障存量工业“熟地”2000亩以上,创新“园保贷”、供应链贸易、产业发展基金等融资工具解决企业融资难。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前锋区以最大的力度、最强的保障、最优惠的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真正做到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前锋记者站 陈定军 兰林前)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其中助企纾困重点支持3类:由成都市会展企业举办的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市场化展会项目,经认定后,按照实际投入的40%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松萍教授做了题为《标准化是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的主题分享。
8月16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刚刚出炉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描绘了蓝图——未来三年,成都市耕地面积75%以上区域将建成“十化同步”的“天府粮仓”核心区。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