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4:59:53 | 浏览:805
2019年以来,前锋区坚持因地制宜、遵循民意,稳步有序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实现区域空间布局与优化、镇村建制调大、资源集聚整合,构建起一批“产业兴旺、特色显著、康养宜居”的集镇村、中心村、特色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盛夏时节,行走在前锋区广兴镇寨坪村,一幅欣欣向荣的幸福画卷映入眼帘:成片的花椒产业基地,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门前正在拉家常的村民……这个被一幅幅田园风光包围的小山村,正是广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现在的寨坪村是由原来的郭岩村、寨坪村合并而成,面积从1.3平方公里增加到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从962人增加到2230人,村民小组从16个减少到9个,地盘大了,人多了,但是发展空间却得到明显提升。
广兴镇提名人大主席黄鹏介绍说,“两项改革”过后,寨坪村把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一方面,对现有的450亩花椒进行精细化管理,2020年花椒产量近3万公斤,实现产值20余万元,带动了群众在花椒基地的务工收入,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寨坪村建设了一个花椒及莲子的加工烤房,通过对农产品的再加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发展了,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如今村美、产业旺、村民幸福的寨坪村,是前锋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效初显的一个缩影。
在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1000多亩的桃园同样引人注目,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以来,该区将会龙村与金山村整合,扩大了“十里桃花·会龙人家”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实现了建制村布局调优。
据了解,会龙村桃林产业有1400余亩,由村集体自主经营管理,产业集体收入的40%用于村集体公司的自身发展,30%用于村民分红。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054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万余元。村民靠着蜜桃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会龙蜜桃也是声名远扬。
“接下来,我们将在会龙蜜桃的销售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通过入园采摘、电商平台等方式,实现蜜桃线上线下联合销售;持续创建桃园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利用会龙村良好的旅游基础,引进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代市镇党委委员梅川说道。
发展农业产业,开发旅游项目,聚集人气商气……通过优化村级布局,前锋区立足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围绕“一城两区三园四组团”规划推动两项改革,完善了城市和园区配套服务区,集中打造一批农业强村、产业强村、旅游强村。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前锋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144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后半篇”文章,被广安市推荐为四川省“后半篇”文章试点示范县。
接下来,该区将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相结合,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推进前锋高质量发展夯实底部基础。
(来源:前锋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年以来,四会认真贯彻落实肇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狠抓产业招商落地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深化“一核一轴一廊”建设,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护绿与开发、转绿与提升、造绿与治理共同推进下,建阳走出一条绿色发展路,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这样发展,绿意盎然东南网10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王柳珍)“无论是走在街上,游在公园,还是漫步溪畔,你都能感受到移步即景、
文/ 宜房君叙州区开始大展拳脚。翠屏区的发展,自然会突飞猛进。翠屏区将在叙州区的紧逼下,重新找到自我定位。整体来看,一定是向北拓展。翠屏向北,是唯一出路。一位在岷江新区有多年开发经历的地产界人士C 先生说,翠屏区在叙州设区后,将会对岷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