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蓥位于四川东部,被华蓥山和渠江左右守护。这里有着在四川盆地中拔地而起的纵贯山岭,有柔美蜿蜒的渠江,有绿意盎然的田园,有自古流传的人文传承,更有激情热血的家国岁月。渠江 摄影/江智毅山河相守 宛若桃源画境渠江华蓥山、渠江一山一河如同华蓥大地...
华蓥
位于四川东部,
被华蓥山和渠江左右守护。
这里有着在四川盆地中
拔地而起的纵贯山岭,
有柔美蜿蜒的渠江,
有绿意盎然的田园,
有自古流传的人文传承,
更有激情热血的家国岁月。
渠江 摄影/江智毅
山河相守 宛若桃源画境
渠江
华蓥山、渠江
一山一河
如同华蓥大地的父亲和母亲
勾勒出了华蓥的主要地貌风光
华蓥晨曦
华蓥山脉
这条起于四川省大巴山麓
止于重庆市江津
北向南纵跨四川、重庆 15 个县、市
延绵 300 余公里的山脉
是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红色丘陵的分界线
东边日出西边雨 摄影/张波
华蓥山最高峰为高登山
海拔 1704.1米
也是四川盆地低部最高峰
次高峰宝鼎
为华蓥山主峰
海拔1590.8米
这两处高峰都在华蓥市境内
华蓥也因之得名
高登山俯瞰 摄影/杨明军
华蓥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这里形成了从寒武纪到侏罗纪的完整地质构造
大山之中
峰岭纵横
多瀑布、峡谷、陡崖
景观雄浑峥嵘、气势磅礴
玛流岩瀑布 摄影/刘南贤
霜雪覆盖的华蓥山 摄影/刘南贤
山间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显著
有怪石嶙峋的石林和星罗棋布的溶洞
华蓥山石林 摄影/向世明
仙鹤洞 摄影/张远太
山间常年雾气缭绕
云海浮动
气势磅礴
宝鼎连云 摄影/向世明
在云雾滋润下
华蓥山间植被丰茂
森林、灌木和竹海漫山遍野
生长着水杉、鹅掌楸
杜仲、天麻等珍稀植物
其间云豹、穿山甲、红腹锦鸡
雀鹰、白鹭等野生动物自由游荡
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 摄影/向世明
白鹭 供图/轩视界
西侧
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渠江
如跳着华尔兹舞步般
轻盈地在川东大地上划过
夕照渠江 摄影/刘南贤
河流滩多沱长
河道弯曲,多呈连续的 S 形
从高处俯瞰,呈现出唯美的曲线
尤其是明月镇一带
江流婉转、灵动而诗意
渠江在明月镇形成了一个宽约2公里
长约2.5公里的大回水沱
江水清澈透明,微荡涟漪
摄影/向世明
河畔是广阔丘陵
地势舒缓起伏
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
多紫色土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是主要的农耕区
从空中俯瞰
连片的稻田、河流、水塘、自然分布的村落
与村落周围环绕的林木
共同融合成斑斓的大地景观
在云雾之中显得清丽柔美
林盘 摄影/邱海鹰
山河相守
华蓥的奇峰峻谷与田园村舍
共同构成了
既跌宕雄浑又唯美旖旎的风景
巴国故地 绵延人文光华
上古时期
华蓥是古代板楯蛮、亦称賨人的故乡
是巴文化的腹心之地
据《舆地纪胜》记载
“巴西宕渠,
其人勇健好歌舞,
邻山重叠,险比相次,
古之賨国都也。”
宕渠为汉地名
就是今天的渠江流域
渠江春色 摄影/刘南贤
在中国古代
大多的民族择江水、湖泊而栖
渠江就是賨人的母亲河
《诗经》《书经》《蜀都赋》里
都能觅到賨人留下的诗歌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
随着秦汉以来
国家的统一和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巴文化在发展中
与外来的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逐步融合
演化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巴蜀文化
漫长历史中是明清之际的大规模移民
“湖广填四川”
使得华蓥地区的文化得到统合、变化
回溯时光脉络
李白、贺知章、崔涂、陆游等文人雅士
都在华蓥留下了足迹
华蓥市华龙街道的古驿道中段有一形似弯弓的岩湾
当地人叫转转岩
路东北为峭壁,石质坚硬
壁上有一幅匾额式大框
框内镌刻着“不履邪径”四个大字
语出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
摄影/向世明
南宋时期
作为深受儒家思想滋润和影响的地区
华蓥人如同川中各地一样
奋起抵抗金朝以及蒙元的进攻
其间
安丙的事迹尤为令人赞叹
安丙塑像 摄影/游青
今天,在华蓥有一座
规模宏大、花木扶疏的古建筑——
褒先寺
褒先寺今景 摄影/江智毅
这是南宋时期皇帝在安丙还在世时
就在安丙家的故宅之中安排建立的一座生祠
用以昭彰他两度抗金平乱扭转乾坤的功业
褒先寺内的古树 摄影/张锦前
同时
安丙为官一方
治理蜀中时为政勤廉、体恤民情
赈济灾民等举措
也令他深得民心
安丙墓中的精美石雕 摄影/江智毅 陈志文
挺身而出、铁肩道义
这样的精神在安丙的身上
以及之后长期的
川中方山城堡抗蒙斗争中都表现明显
历史时光变迁
人文光华闪耀、精神和信仰
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激情岁月 致敬家国天下
近现代史上
华蓥散发出的红色光华广为人知
这里是小说《红岩》的故事发生地
华蓥山游击队曾浴血奋战
双枪老太婆的传奇至今流传
……
华蓥山游击队小道 摄影/吴玮
华蓥山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
是解放战争时期
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的
革命根据地
游击队收藏粮药的天然溶洞 摄影/吴玮
热血勇士们在纵横起伏的山岭之间
进行着勇敢又艰苦卓绝的抗争
为了中国更好的明天
为了红色理想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义无反顾
上世纪 40 年代
华蓥山武装起义中牺牲的
游击队员多达 400 余人
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杀害的
游击队员有 70 余人
华蓥山上的双枪老太婆雕像
摄影/陈云栋
今天
华蓥的皛然山上
当年《新华日报》造纸厂的
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
石林的华蓥山游击队宿营地、战壕、
步道、藏枪存粮洞等遗址、遗迹尚存
向后来人诉说着热血的红色往事
位于丁家坪的《新华日报》造纸厂遗址
这份热血还在延续
上世纪 60 年代
华蓥作为国家国防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
红光、华光、明光、兴光、
金光、长城、燎原、江华等
八大军工企业先后入驻华蓥
十余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投身到华蓥山下
在密林峡谷中艰苦创业
生产出了大量以光学仪器为主的军事装备
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华蓥山天池湖畔的国营华光仪器厂旧址
由华蓥山下几大军工厂联合生产的珠江S-201照相机
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供专业摄影师使用
是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器材
摄影/吴玮
可以说
没有三线军工企业的建立
就没有今天的华蓥市
三线建设是华蓥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华蓥的城市之魂
上世纪 90 年代
随着国家对三线军工企业的产业政策调整
军工企业相继搬迁
大量厂房留在了山野之间
成为了那是火红时代的重要工业遗产
国营长城机械厂旧址 摄影/刘南贤
从红岩到三线
在华蓥大地上留下了
火热、挚诚的红色印记
舍身为国
家国天下
这样的精神和力量
永远是华蓥的骄傲
自然风物 映带美好生活
华蓥气候温和、雨量丰沛
大地上草木丰茂
具有悠久的耕作历史
更有着丰富的物产
华蓥山山高林密
出产着木耳、香菇、薇菜、刺嫩芽、茶叶等
天然绿色物产
统称“华蓥山珍”
远近闻名
华蓥花椒:果实清香、麻味醇正
丘陵和平坝之上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层层梯田和平畴上种植着
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
种类繁多的作物
天府之国
名不虚传
华蓥人更是将目光对准荒山坡地
大面积推广蜜梨的种植
花开时节
漫山遍野雪白的梨花绽放
蔚为壮观
广安蜜梨是华蓥市特产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摄影/邱海鹰
待到果子成熟
甜蜜的滋味令人惊艳
获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
每年的梨子一出来
一两个月就被抢空了
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华蓥市永兴镇的“山下红”蜜桔喜获丰收 摄影/邱海鹰
除了梨子
还有苹果、李、桃、西瓜、
樱桃、枇杷、蓝莓、蜜橘等水果
在华蓥山也得到了广泛种植
农民收入增加
同时还引发了乡村旅游的热潮
对城里人来说
春天时节
徜徉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之中
就是极大的享受了
收获季节 摄影/邱海鹰
丰腴之地
人们自然有着精神的追求
文化的丰富是必然
川东有谚
西朝峨嵋、东朝宝鼎
自唐宋以来
华蓥山南端的宝鼎
成为香火绵延千年的佛教胜地
周边有庙宇近 50 座
香火绵延不断
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的宝鼎庙会
都会吸引方圆数百里的信众进山
烧香礼佛、听经受课
华蓥山宝鼎,各地善男信女“抬架香”,祈求吉祥
摄影/谢罡
上山者多达十万众
抬架香的人们抬着各色祭品
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远追賨人的云童舞
古朴、欢快、气势磅礴
而在华蓥民间流行的“滑杆抬幺妹”民俗活动
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滑杆抬幺妹”是华蓥山庙会
必不可少的传统民俗竞技活动
摄影/邱海鹰
在村落房舍间的平地——“坝坝”
举行的坝坝宴
则是人间烟火满满的场景
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
在一阵鞭炮响后
于漫天青烟中
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
分散坐于一张张八仙桌旁
伸箸畅食,举杯畅饮
坝坝宴 摄影/邱海鹰
不远的地方
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
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
厨师飞快地挥舞手中的锅铲、菜刀
一碗碗菜流水一样的端上桌子
笑语欢声在坝坝上随着饭菜香气升腾
……
这温暖美好的人间
就在身边
华蓥农家村舍外墙上清新明快的彩绘 摄影/邱海鹰
水田错落,生机盎然 摄影/向世明
请您来感受华蓥吧
看高山云涌、江流婉转、乡村静美
在三线遗迹中领略家国天下的精神力量
在漫山遍野的蜜梨、脆李、蓝莓、葡萄中
在草木葳蕤、花团锦簇的田园中迷醉
你会爱上这片土地
支持:华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撰文:林非
排版: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