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4:22:18 | 浏览:1512
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为守住乡村的生命力,端稳粮食饭碗,近年来,前锋区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整治撂荒土地,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让昔日“撂荒死角”变为“富民粮仓”。
近日,记者走进前锋区桂兴镇天才村玉米、大豆种植基地,玉米收获后的大块土地上,一垄垄大豆长势正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然而让人很难想象的是,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农民,由于劳动能力不足,前锋区不少地方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
“这片土地有200多亩,因为村民耕作较远,加之产出不高,导致撂荒很多年。”天才村党总支书记余善荣告诉记者,看着原来辛辛苦苦开垦出的耕地渐渐长满齐人高的杂草和荆棘,村干部都很着急。今年初,借助“政策东风”,村支“两委”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先把这200多亩地整治出来。
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如“鸡肋”的撂荒地一经整治,立马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不少业主前来流转承包。而天才村通过筛选引进业主,在这个地块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让昔日的撂荒地焕发新的生机。
“政策东风”来源于前锋区大力开展的撂荒地整治行动。前锋区通过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连通公路、进出库棚、通田达地”的农机化作业道路网,在严格执行《广安市整治撂荒地六条措施》的同时,让更多的撂荒地块“身价倍增”。
以桂兴镇为例,该镇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高山种植等项目、资金,连点串面,大力完善农机化作业道路网及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广机械化种植方式,并积极引进培育示范带动性强的业主和种植大户,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标准种植。2022年,桂兴镇整治撂荒地900余亩。而随着农业市场行情上涨,该镇土地流转价格也水涨船高。
下一步,桂兴镇还将按照“农业+旅游”的模式,在人和村、大店村等5个村种植近千亩油菜,通过引进彩色油菜,形成观光旅游片区,真正实现乡村美、农村富。
桂兴镇的撂荒地整治,不过是前锋区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的一个缩影。
好政策不断落地田野,让种粮农户更有奔头。今年以来,前锋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合理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强化耕地动态监测和卫片执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稳妥推进“非粮化”存量耕地分类处置。
为全域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前锋区还出台《2022年撂荒地整治实施方案》,依法有序引导土地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鼓励他们参与撂荒地治理。2022年初,该区有撂荒地12032亩,目前已整治10454亩,剩余1578亩将在近期整治完成。(前锋融媒 刘华 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畅)
本文来自【广安日报-广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一、各乡镇人口、土地与村社梅州 梅县区 1 南口镇 70791 人梅州 梅县区 2 松口镇 63871 人梅州 梅江区 1 城北镇 54968 人梅州 梅县区 3 畲江镇 49730 人梅州 梅县区 4 程江镇 47829 人梅州 梅江区
江西省萍乡市,这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作的重点地区,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921年——1922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多次到萍乡、到安源领导路矿工人斗争。在安源诞生了中
益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孙殉华 通讯员 张正怀 夏安湖)8月30日,益阳市生态环境局沅江分局工作人员来到胭脂湖街道三眼塘村,围着村民刘国良的房前屋后仔细查看。4年前,刘国良是第一个实施“六个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的户主。现在,这里的三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