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23:45:36 | 浏览:3449
武胜新希望生猪养殖场鸟瞰。夏俊林 摄
武胜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鸟瞰。夏俊林 摄
武胜县猛山乡双河村群众在采摘白玉木耳,这是该村蚕桑产业副产品之一。张启富 摄
初秋时节,川东渝北嘉陵江中下游,在有着“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广安市武胜县,晚熟柑桔产业园郁郁葱葱,全产业链的现代蚕桑业生机勃勃,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采摘园里游人如织……
近年来,武胜县不断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功摘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等荣誉,正在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精彩嬗变。
标准化生产 实现绿色循环高效发展
8月20日,武胜县龙女镇联合村,太阳热辣。在“柑桔—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新希望生猪养殖场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大型工程车辆穿梭往来,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3月开工,预计12月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蒋薇介绍,作为广安3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拟定的48个养殖点之一,龙女镇新希望生猪养殖场规划占地面积820亩,投产后采用“自繁自养”和托养模式,可常年存栏母猪6750头、育肥猪7.2万头,年出栏优质生猪18万头。
武胜是生猪调出大县,曾跻身全国生猪生产百强县,“武胜仔猪”成功申报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然而,2019年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叠加影响下,武胜生猪产业面临产能下滑的情况。
如何稳定生猪生产恢复猪肉产能?这是武胜农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时间回到改革开放之初,武胜一直被称作农业大县,但却不是农业强县,一字之差反映出当时武胜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短板。种植稻谷、玉米、红苕等“原料农业”,让武胜处于农业产业链条的底端。
“武胜是长江流域柑桔适宜种植区域之一,也是晚熟柑桔适宜种植的区域。”2017年,经充分调研,武胜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实施“深沟、作厢、高垄、大窝、大苗”的标准化作业方针,在全县23个乡镇中的18个乡镇发展标准化晚熟柑桔产业。
同时,“种养循环、绿色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初,根据广安市统一规划,武胜在龙女镇规划3.5万亩建设“柑桔—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按照1亩柑桔配套3头育肥猪的规模,高标准建设有机肥厂、大型沼气、田间管网等配套设施。
“以‘柑桔+生猪’的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猪养殖,既能实现粪污就地就近消纳,又能还肥于田,实现零排放和资源利用。”武胜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层面,该园区得到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可实现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简单讲,就是严格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建立长效管护考核机制,强化园区建设科技支撑,坚持绿色循环高效发展,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绿色高效农业。”上述负责人说。
统计显示,园区建成标准化的柑桔种植基地1万亩、标准化的养殖场15个,年产值可以达到9亿元,带动本地老百姓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初步实现了从种粮食、卖原料,到种水果、卖品牌的转变。
种桑养蚕 从“一根丝”到全产业链发力
再过20天,武胜县猛山乡万民村协丰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300亩蚕园将迎来今年第四季蚕茧。合作社负责人黄大明介绍,在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合作社前三季蚕茧品质好、价格高,蚕茧销售加上桑果采摘、桑枝菌收入等,预计全年可实现120万元的收益。
这是武胜蚕桑产业再度兴旺的一个见证。
武胜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丝绸产业迅速发展,武胜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栽桑养蚕,成为四川省第三产茧大县。鼎盛时期,全县有10家缫丝厂,茧丝绸总产值达到15亿元,撑起了武胜农业的半壁江山,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然而,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下跌,蚕桑产业受影响,原先传统的一家一户栽桑养蚕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到2016年,武胜仅剩桑树1800万株,桑园面积7000余亩,缫丝企业仅剩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集团”)一家。
为推动传统蚕桑向现代蚕桑转变,武胜经过充分论证,把蚕桑产业定位为全县“一基两主四特”农业产业格局中的特色产业,出台基地建设、劳务用工、金融保险等多个扶持政策,鼓励采取“家庭农场+企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引导等经营模式,促进种桑养蚕,拓展桑葚、蚕蛹、桑枝菌、林下养殖等多元化经营,助推武胜蚕桑产业转型发展。
在此基础上,2017年,武胜与安泰集团签订蚕桑基地建设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3万亩现代蚕桑产业园,其中,安泰集团自主建设1万亩,辐射带动农户建设两万亩。产业园建设方面,由该县蚕桑局提出建设标准,安泰集团按照30-50亩一个单元的标准进行分解,托管给农户经营。
“这样不但实现产业带动,还能提高蚕桑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武胜县蚕桑局局长刘国彥介绍,一般农户或经营业主与安泰集团签订生产合作协议,产出的蚕茧以不低于保护价交售公司,并能全程得到技术服务和蚕具等相关物资扶持。
猛山乡白楼村贫困户但召友,瞅准机会申请小额信贷,承包30亩土地发展蚕桑种植,2018年首批蚕上蔟吐丝,赚了1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但召友立即扩大养蚕规模,通过参加技术培训,让之前的两季蚕变成四季蚕,蚕茧产量逐年提高,现在光是养蚕,年收入就达到七八万元。
接下来,武胜将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化运作机制,把企业、业主、养蚕农户联结成整体,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把武胜蚕桑做成“朝阳产业”。
农旅融合把种庄稼变成“种风景”
唐晓斌在武胜现代农业园区有12亩葡萄园,盛夏八月,他每天往返县城五六趟,为网上下单的客户送去新采摘的葡萄。
“天气太热,前几年靠品质和口感建立起良好口碑,老客户不想出门,直接电话采购。”唐晓斌说,采摘加送货上门,果园销售又快又火。
采摘+旅游,是当下武胜现代农业园区的热词。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大大小小上百家采摘园里,柑桔、脐橙、葡萄、草莓、火龙果、蜜桃等四季鲜果不断。
“10年前,这里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村。”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卢双红介绍,2010年,武胜在飞龙镇、三溪镇、鸣钟镇3个乡镇65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10年来,园区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思路,累计建成以柑桔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6万亩,以橙海阳光、丝情画意、金色大地为主的乡村游景区6个,以竹丝画帘、甜橙产业为主题元素的旅游新村10个,乡村酒店客栈、特色农家乐达60余家,为全国各地游客提供水果采摘、农事体验、乡村骑游等沉浸式田园乡村慢生活。
仅2019年,园区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创业就业。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农业公园”。园区内的飞龙镇荣获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这是一个展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卢双红说,未来,园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乡村嘉年华、文化中心、乡村度假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携手重庆合川“抱团”发展,努力建设成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
一路走来,武胜现代农业演绎着精彩。如今,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强县的新起点上,武胜现代农业将在改革发展中继续砥砺前行。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陈俊杰今日(12月14日)10时许,国内三大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广州白云机场)迎来2019年以来的第7000万名旅客。至此,广州白云机场实现了旅客吞吐量从2018年6972万人次到新一个千万级的突破
广州要闻【白云机场T1将用6-8年实现“大变身”】你最熟悉的白云机场T1即将大变身!未来,T1国际区布局拟重新调整,与T2国际区连成一体;航站楼东侧接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
自4月20日零时起,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国内出发航班集中调整至B区西一指廊保障。请T1国内航班出发旅客按指示前往C、D、E三个值机岛办理乘机手续,T1国际航班出发旅客按指示前往L、K值机岛办理乘机手续。T1国内航班到达旅客流程调整后将统一从一
自4月20日零时起,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国内出发航班集中调整至B区西一指廊保障。请T1国内航班出发旅客按指示前往C、D、E三个值机岛办理乘机手续,T1国际航班出发旅客按指示前往L、K值机岛办理乘机手续。T1国内航班到达旅客流程调整后将统一从一
金羊网讯 记者唐珩,通讯员李祖文、罗志娟报道:广大私家车主注意啦!1月1日起,白云机场A、B到达区接客流程有变。所有进入A到达区的小型车辆,首先要进入P1停车场等候,再进入A到达区接客,P1与A到达区之间采取联动放行。B到达区满负荷,则会通
大洋网讯 因新白广城际轨道T1站第三期施工需要,7月29日9时起,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A到达区对开的机场大道东路面将进行车道调整——大巴、出租车专用道调整至紧挨航站楼的两条车道,旅客出行不受影响,大巴、出租车上客点不变,仍在A10-A12号门
11月30日零时起,因新白广城际铁路白云机场段建设需要,白云机场方面将关闭1号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前往1号航站楼A、B到达区接客的社会车辆需前往停车场等待客人。到达旅客可通过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前往附近的停车场上车。为方便旅客
今晚零时(11月30日)起,因新白广城际轨道机场段T1站施工需要,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关闭,私家车机场接人需到停车场候客。为方便广大旅客,小编特为您奉上出行攻略:如果您从1号航站楼抵达,接机车辆请选择P1-P5停车
施工期间出港流程不变,旅客出行受影响不大金羊网讯 记者唐珩、通讯员机场宣报道:记者从白云机场获悉,11月2日起,白云机场将采取分期分批施工的方式,对一号航站楼出发厅A区、B区安检通道以及国际中转安检通道进行升级改造,工期计划到明年5月结束,
为优化地面交通接驳流程,让到达旅客更充分体验到“地空无缝对接”便捷服务,10月15日起,白云机场对到达区大巴、出租车上落客点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大巴上客点将集中到A、B到达区靠近出口位置,将更多的空间让位于的士车辆。届时,急需打车离